本篇文章1835字,读完约5分钟
本网兰州6月12日电两边都造成误解的僵局该如何解决? 要点工程西平铁路甘肃省文物保护停止调查
宋常绿记者
连接陕西、甘肃两省的西平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要点项目,最近因文物保护问题停运了几个月。 一方面重要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不可侵犯文物古城。 无论如何,怎样才能打破不容置疑的僵局呢?
铁路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古城
全长260多公里的西平铁路连接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省平凉市,对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铁路骨架网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平凉南站至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太峪隧道靠岸点的156公里的工程任务。 施工队于2008年底进入工程,合同工期为年2月,之后改为年末。
指挥部副指挥黄钊介绍,工程前期进展顺利,但去年10月在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铺设铁轨时,由于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部分施工单位被迫陆续停工。
负责拆迁任务的泾川县表示,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要点工程建设,铁路工程以来推动了上千项拆迁工作。 目前拆迁工作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铁路选线影响了文化遗迹的保护。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怀群介绍说,铁路预计从现在开始通过三千多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县旧址泾州古城。 古城附近还有商周祭天坛和阮姓祖陵。 铁路把遗迹分成两半,破坏了旧城墙的一部分。
据当地干部介绍,国家文物局就此致函甘肃省文物保护部门,要求其拨打电话,保护遗址和调整铁路设计方案。 今年3月12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专门提出《关于从西安新建平凉铁路是泾州古城选线方案的意见》,重申了这一要求。
而且距离出土佛舍利的大云寺唐代地宫不到100米,当地干部担心铁路的建设、运营会影响地宫的保护。
施工人员回答了疑问:设计立项开工都完善了流程
施工人员表示,西平铁路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的要点工程,从可研到设计、立项、建设开工,必须经过一系列完善的审批审查批准等法规手续,才能开工建设。
施工方表示,受铁道部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企业是2006年8月至10月完成的西平铁路线形测量。 根据规范,设计单位应当与沿线各县区政府、文物单位和规划单位务实沟通,征求建议和意见,最后由县级政府在同意线性规划的基础上签署意见,作为线路设计测量的依据。 因此,西平铁路之所以能够开工,是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同意。
黄钰琪认为,泾州古城遗址和大云寺唐代地宫遗址,并不是西平铁路2006年勘测设计后建成的文物古迹。 西平可研阶段测量选线时,应该已经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协商。 2006年12月13日,甘肃文物局也在甘文局书信中发出【2006】27日“甘肃文物局同意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通过泾川古城的信”,基本同意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
施工人员介绍,今年3月12日,国家文物局网站刊登《关于新建西安-平凉铁路泾州古城选线方案的意见》后,业主公司西平铁路工程有限责任企业就此问题向甘肃省文物局等部门派出负责人答复,工程主体不低于98%
根据黄钰的说法,作为施工方,如果业主公司没有接到确定停工的要求,只能按照合同和工期的要求继续施工。
停工影响严重,期待尽快调整和处理问题
要点一方面工程工期压力大,另一方面文物保护各项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西平铁路甘肃省的工程目前陷入僵局。 停工时间越长,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大。
施工人员第六项目部负责轨道排和32米的t型梁铺装。 项目部经理蔡红斌表示,由于停工,后续108公里的线路和587孔的桥梁无法铺设。 在项目部的铺装基地,大量枕木、轨道列等堆积在货场,300多人在停工待命。
工程第四项目部负责t型梁的预制。 项目部经理范红军表示,施工所需的1773根t型梁中,还有500根左右场地已满,无法生产成品,影响全线t型梁的架设。 他说,有点项目部的管理者和工人达到2,300人,由于停工,设备租赁费用、人员工资负担越来越严重。
据泾川县相关人士介绍,当地也因停止施工受到很大压力。 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就铁路规划的路线变更问题进行调整,并建议重新规划修建隧道的方法,以免古迹受损。
对此,施工单位表示,西平铁路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仅甘肃省用于泾川县征地的资金就有1亿多条,选线面临着已建成的隧道、桥涵和路基工程报废、拆迁群众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后续影响较大
目前,甘肃相关部门和铁路业主就铁路设计与文物保护冲突问题进行了多次协调。 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和泾川县都呼吁国家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处理当前问题,争取早日恢复运营,按期完成铁路建设任务。
来源:企业之窗
标题:“西平铁路甘肃段因涉文物保护停工数月”
地址:http://www.qsxsj.cn/qykx/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