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四找南京新型地沟油工作室
这个动物内脏炼牛油的工作室被下令停产,但是油的下落暂时没有人了
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在接受相关人士通报后表示,南京市江宁区此前存在央视曝光的类似新型地沟油的加工黑研讨会。 记者曾四次秘密访问该研讨会,在获得资料后向有关部门通报。 目前,该黑研讨会已被责令停产和罚款,但大量新型地沟油的下落仍是个谜,但有关部门表示,由于责任限制,无法彻底查清。
扬子晚报记者焦哲文/摄影
-前置链接
什么是新地沟油?
今年4月,央视《焦点采访》曝光了新的地沟油。 新的理由是,地沟油一般是由烹饪垃圾中的植物油脂熬制而成,而央视曝光的浙江省某油脂生产黑窝油,是工人利用劣质、过期、腐败的动物皮、内脏加工而成的凝固动物油脂生产的新地沟油。 这种油脂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一旦脱离监管,流入食品行业,后果不堪设想。
据央视报道,今年以来,公安部统一指挥江苏、浙江等地警方对浙江金华特大新型地沟油项目集中开展网络采集活动,捣毁特大新型跨省地沟油犯罪互联网。
暗访,暗访
时间: 6月5日晚上
黑色作坊用臭味烤内脏拌牛油
研讨会的业主也不知道已完成的牛油的去向
本月初,扬子晚报记者在接到网民通报后,对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大街麒麟铺社区的可疑大院进行了调查。
6月5日晚10点15分,记者发现白天安静的庭院突然热闹起来,可以听到20米外柴火中的声音。 记者作为买家敲响了这个研讨会的门。 一进门,恶心的气味扑鼻而来。 几个工人在劈柴,地上堆着很多动物内脏一样的东西,散发着恶臭。 院子里充满了热气,在揉着什么。 研讨会的工人说他们在煮牛油。 大锅端房间里放着几个铁桶,揉好的成品密封保管在这些铁桶里。
根据国家规定,利用回收物加工油脂,必须有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备案登记说明和加工生产许可证。 这类工厂必须先得到发改委的批准、备案,通过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评估,然后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才能生产营业。 但是,研讨会业主只是向记者出示过期无年检的营业执照,无法取出其他相关手续和证件。 老板说自己经营牛屠宰场,他熬牛脂十几年了,不知道做其他证件照。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讨会的业主无法证明牛油产品的下落。
随访
时间: 6月6日
多个部门共同调查这个黑研讨会
开了一张环保罚单,工商质量监督表示将跟踪牛油的下落
随后,记者将把掌握的资料通报江宁区有关部门。 6月6日下午。 江宁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麒麟街食品安全处理、质量监督、工商等多个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这家牛油工作室进行了调查。
工商人士表示,这是一家无执照、无照片的黑匣子。 环境保护部门也发现研讨会没有任何环境评估手续,而且周围的环境已经受到了污染。 必须马上停业,补办环境评估手续。 如果不能通过环评,这个研讨会就要永久关闭。
随后,环境保护法执行人颁发了行政处罚书,并对该研讨会业主处以罚款2万元。 工商、质量监督部门也向记者表示,今后将与麒麟大街一起跟踪这些不明牛油的下落。
访问
时间: 6月11日
还在生产中,工人说煮的油是吃的
业主说牛油销售到化工厂,但合同和票据没有关联
6月1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个牛油作坊,发现这里仍有生产的迹象。 在私下访问中,记者向研讨会的工人询问牛油的用途时,工人回答说:“这是吃的。” 记者看到哪个内脏和成品油里装满了苍蝇。 工人还说他们没有接到停工的通知,所以继续工作。
当天下午2点半,江宁区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记者通报后,再次来到这家牛油工作室进行检查。 此次,工作室业主出示了江苏省某化学有限企业出具的承诺书。 其中写到,该化工企业从该工作室购买的50吨牛油用于制造牛脂酸化工,不用于食品加工。 但是研讨会业主不能提供与该企业的交易合同和发票等相关证据。
巡诊
时间: 6月14日
研讨会已停产。 牛油的流动是个谜
谁进行跟踪成了问题[/s2/]
6月14日上午,记者第四次来到这个研讨会,发现这里确实停产了。 用来烧院子里油的大锅从炉子上取下,放在地上,炉子被弄坏了。 但是,现场的油箱里还有几十吨的成品油。
关于该研讨会前油的流失,工商相关人士在采访中表示,研讨会老板将牛油卖给哪些厂家,销售合同、收据等相关资料属于商业秘密,他们也难以调查。 江宁质量监督工作人员表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属于本部门的监管范围,但除非有证据表明作坊的牛油确实流入了食品渠道,否则他们也无法管理。 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表示,由于尚不清楚牛油是否流入食品专柜,目前按照环保部门的处罚决定,再次责令该研讨会停产。
那么谁跟踪流失的油?
来源:企业之窗
心灵鸡汤:
标题:“南京“新型地沟油”去向成谜 官方表示无法彻查”
地址:http://www.qsxsj.cn/qykx/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