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4字,读完约5分钟

医疗行业的另一扇“垄断之门”——揭开外国企业品牌医疗器械垄断的高价黑幕

本网上海8月5日电(“本观点”记者周琳·黄安琪(刘元旭) )日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纵向垄断案作出终审判决,强生医疗器械有限企业、强生中国)医疗器械有限企业限制“最低转售价格”为“垄断”

葛兰素史克事件揭开药价虚高黑幕后,强生事件引发了对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垄断高价的质疑。 从“供应商”到“手术台”,价格涨了多少倍? 巨额差额从哪里来? 总公司的“本观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洋企业品牌“牛耳天下”的售价“高止”

从诊疗设备的大小到心脏支架的大小,医疗器械市场公认的评价之一是“国产”和“外国产品”的份额三七开。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全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124.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6%。

大多数受疾病折磨、经济负担较大的患者都会安装个人人工关节和心脏支架等,医生很乐意推荐“洋企业品牌”,价格当然也会很高。 做检查的话,彩色超声波检查装置、核磁检查装置、生化分解装置等基本上也是“国外制造”的,检查费要几百上千。

“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在上海,目前整形外科植入物和心脏科植入物行业,跨国公司产品占绝对份额,价格也比国内公司高50%左右。 ”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姚志修说。

这样的“高价”中,除了一部分性能有可能很好之外,到底有多少“水分”,也成为了患者心中的疑问。

“75岁的老朋友出了交通事故,医院要安装7万元的人工关节。 否则转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他不得已转院后使用的同类关节仅4万元。 “这就像你买车,明明需要,对方却必须买 一样。 ”

姚志修也叙述了记者和自己朋友的遭遇。 香港老奶奶在内地有名的医院做手术,安装了人工关节,手术费很便宜,但是回香港后手术中的材料费被拒绝报销。 理由是香港的价格的一倍以上。

低价的“后盾”回扣“火上浇油”

据参加强生案件审判的法院工作人员介绍,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企业是强生企业医用缝合线、吻合器等医疗器械的经销商。 但在2008年的销售合同中,强生承诺锐邦不得以规定以下的价格销售产品,在锐邦发现“违反规定擅自低价”后,强生企业取消了在部分医院的销售权,最终停止销售。

“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这种限制经销商转售价格的行为会人为地抬高产品价格,制造商将高价利润收入囊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龚炯说。

垄断当然是公司追求高利润的结果。 但业内人士表示,另一家公司设定高价是为了消化背后商业贿赂的“黑价”。

曾担任医疗器械合资企业社长的业内人士表示,产品价格高,医院、科室、医务人员获得的回扣也高,推荐产品的积极性大,销量也能得到保证。

姚志修表示,回扣比例基本相同,但进口商品单价较高,回扣自然会更丰厚。 如果一个进口人工关节的价格是3万元,那么回扣可能是6、7千元; 国产的价格是1.5万元,回扣只有3000元左右。

从近年来查明的事件来看,这种现象很明显。 美国企业品牌的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以9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医院,寄给院长的回扣达到了10万元。 韩国制造的三维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向医院销售价格160多万元,送给院长的“利润费”达到30万元。 合资心脏固定器的市价为2万元,医生的回扣为3800元。 各种“利润费”最终由患者“买单”。

“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用强有力的“反垄断”消除“潜规则”

相对于上游强制性的“低价限制”,下游经销商大多只能“无奈之下”。 反垄断律师郝俊波表示,查处该垄断案的难点在于,下游公司也是该垄断协议的受害者,但迫于上游公司的压力,只能被动接受最低转售价格,最终高价“被收购”的可能是患者

“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行业,一旦发生垄断,最终受伤的将是患者。 ’邓俊波认为,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反垄断行为的处罚,提高垄断公司的违法价格。 在这样的事件中,强生企业只被判决赔偿50多万元。 这个额头的强生绝对看不进去,很难起到比较有效的惩罚作用。

“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另外,在采购、定价等环节存在监管“漏洞”,存在较大的“可操作性空之间”,导致医疗器械行业混乱,利润黑链丛生,价格高得要命。

“一点的地方医疗器械价格由公司向领域协会报告,再向物价局报告后备案。 领域协会不会随意更改价格。 最终使用谁家的产品、花费多少的学问很大,医疗器械也将成为新的租赁方向。 ”一家医疗器械经销商说。

年4月至年5月,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在医疗器械采购行业连续侦破9起14人相关腐败系列案件,涉案金额达400多万元,医疗腐败呈现药品向医疗器械转移的新动向。

有关专家认为,有关部门要完善医疗器械定价、采购制度和标准,加快打破“以药养医”框架,加大监管力度,杜绝寻租空之间,遏制不正当竞争,寻租产生的费用最终

来源:企业之窗

标题:“洋企业品牌医疗器械高价黑幕:仪器160万院长拿30万”

地址:http://www.qsxsj.cn/qykx/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