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9字,读完约2分钟
北京中源财富投资有限企业:存款准备金制度阻止利率市场化---近日,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建议中国央行应逐步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银行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 他还建议,央行应制定并公布确定的短期政策目标利率,以稳定市场利率,避免对央行的政策行为造成错误理解。

任志刚于2009年被任命为央行智库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曾被认为是央行智库。 他的这种态度在短期内不容易实现,但可以说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必须改革。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是保证存款金融机构的支付和清算,但后来发展成了强力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在中国尤其如此。 从2006年7月到年5月,央行调整了约38次存款准备金率。 经常调整,其中上涨多于下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从当初的8%上升到现在的20%,其中年6月达到峰值的21.5%。 如此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意味着什么呢?

存款准备金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当于一种税收惩罚。 央行独创地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但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较高,如果鼓励金融机构对外业务避税,央行将无法起到流动性最大化的效果。 因此,央行需要对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偿。 也就是说,必须继续维持或扩大存款信贷的利差,向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 但是,事件没有结束。 如果存款的利息和收益仍然由人为管理,那么将存款准备金这一税收惩罚转嫁给了存款者和借款者,必然会导致金融脱媒。 这不是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的故事吗?

来源:企业之窗
标题:“北京中源财富投资有限企业:存准制度阻利率市场化”
地址:http://www.qsxsj.cn/qykx/11382.html
